虾青素最大的市场是水产养殖业和家禽养殖业,主要用作鱼类(鲑鱼、鲟鱼、虹鳟鱼、真鲷等)、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以及家禽的饲料添加剂。
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终点,因此,进入动物体后可以不经修饰或生化转化而直接贮存在组织中,并可与肌红蛋白非特异性结合。因而,鱼类和甲壳类对虾青素的吸收和积累要比其他类胡萝卜素如角黄质、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有效得多。
虾青素不仅可以改善水生动物及禽类的色泽,还可作为激素促进鱼卵受精、减少胚胎发育的死亡率,促进个体生长、增加成熟速度和繁殖力。Christiansen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,只有当饲料中虾青素含量达到5.3×10-6时大西洋鲑鱼才能正常生长,否则就停止生长;低于1×10-6时鱼苗死亡率达到50%。Bendich认为,虾青素及其它类胡萝卜素之所以可以提高未成年鲑、鳟鱼类的存活率,是因为它们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。Torrissen发现,成年鲑、鳟鱼类之所以在某些特定水域中不能繁衍后代,就是因为他们产的卵子中以及鱼苗体内缺乏虾青素。
虾青素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繁殖力,而且可提高母鸡的产蛋率、促进蛋鸡的健康。在家禽饲料中添加虾青素,可使鸡蛋黄增加色素含量,这是欧洲消费者首先考虑的商品参数。虾青素还能够增加鱼类的风味。Jeosephson用气相色谱研究了煮熟的鲑鱼的风味,证实几种风味相关化合物均由虾青素转化而来。类胡萝卜素既可作为形成鲑鱼食品风味的前体化合物,也可促进脂肪酸或其他脂类前体物转化成鲑鱼的风味化合物。